第四十五章 两人争汤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临走时,杨厂长满脸不舍,热情地握着庄伟的手。邀请他一定要去自己家喝一顿,庄伟也一口答应下来。
这不过是场面话而已,谁不会说几句呢!
再说,你哪里是舍不得我呀?分明是对我的秘方才垂涎三尺。
庄伟悄悄地把一张纸条塞进了杨厂长的口袋中。
这些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系统仓库里堆满了这样的纸条呢!
杨厂长口袋中的纸条上,用洒脱的行书字体写着一行行字。鹿茸山药乌骨鸡汤
配料:鹿茸一钱、淮山药一两、乌骨鸡肉三两。
趁热配餐食用,每天一至三次,每次一碗。
当然,办公室主任赵成文也没有被遗漏。
只不过他们俩的症状不同,开出的药方自然也不一样。
杨厂长年岁已高,情况与他不同。
赵成文是因为纵欲过度,因此庄伟给他开的是人参二鞭汤。
拿到庄伟给出的药方后,两个人笑得更加开心了。
他们都觉得庄老弟真是个实诚人呐!
轧钢厂的领导走后,院子里的一大爷们又活跃了起来,一个个扯开嗓门呼朋唤友。
好像刚才在领导面前畏畏缩缩的鹌鹑,并不是他们本人。
“大茂他爹啊!刚才那么多人在,我给你留了面子没说什么。
现在客人都走了,咱俩就得好好谈谈了。”
许父刚刚送走了领导,回到大院就被二大爷拦住了,今日二大爷真是丢尽了脸面。
他做梦都想着能当个领导,这次终于逮到机会能跟领导同桌吃饭。
结果刚离开一会儿,回来发现自己的座位竟然被占了。
听二大爷这么一说,许父觉得无比尴尬。
领导都没怎么吃就离开了,但左邻右舍和朋友们都还在啊!这就算是你说的给我面子吗?
这种欺善怕恶的人,谁坐了你的位子你就去找谁理论啊!
不过,这样的话他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嘀咕,否则今天肯定是要吵起来的。
关键是现在坐在二大爷位置上的,是一大爷。
得罪了一个已经是麻烦,万一俩一大爷一起不高兴,那又要开全院大会了。
今晚还要找人闹自家儿子的新房呢!哪有闲工夫听这几个老头子拌嘴吵架啊!
那怎么办呢?当然是道歉啊!
许父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立刻上前道歉。
不管你讲啥,我就先认错,看你还能说出什么。
“二大爷,今天的事确实是我疏忽了,没考虑周全。
下次,下次一定给您留个上座的位置。”
二大爷听完,还想继续说什么。
但是不论他说什么,许父始终是一脸抱歉。
反复就是一个意思:对不起,搞得二大爷也发不出脾气来了,气儿消了。
看来,在领导面前虽然低声下气,但这群平民百姓面前,还是可以硬气一把的。
二大爷甩了甩手,转身回家去了。
抓紧时间眯一会儿,不能耽误下午上班。
回到厂里,他还得好好炫耀一下,说自己今天吃饭时可是跟厂长一桌呢!
安顿好二大爷后,许父心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要不是自家儿子还住在这个院子里,早就跟你翻脸了。
外面热热闹闹,屋里更是热闹非凡。
“喂喂,小庄,你慢点吃,那个鱼留点给我啊!”
“傻柱,那锅小鸡炖蘑菇怎么没了,我才吃了两口呢!”
“大茂,酒,酒,我的酒,你喝慢点,给三大爷留一点。”
许父一进屋,就看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傻柱和许大茂正在那儿狂吃海喝。
特别是许大茂,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抓着鸡腿,吃得嘴巴油乎乎的。
傻柱更是夸张,直接把那一盆小鸡炖蘑菇拖到了自己面前。
手里握着大勺子,一副连汤都不想留给别人的架势。
连三大爷也顾不上斯文了,为了能多吃点,面前放着一碟花生米,直接用手抓取。
另一只手捧着一碗甜汤,大口大口地喝着。
一边吃还一边大声嚷嚷,让其他人给他留些食物。
哪里还有语文老师那份斯文的样子呀!简直就是一群饿了三天的流浪汉。
餐桌上,唯有庄伟的表现最为正常。
一手端着瓷碗,一手拿着汤匙,细细品味着鲫鱼汤的滋味。
一碗满是油花的鲫鱼汤,在他手里愣是喝出了下午茶的感觉。
看到许父走过来,他还特意礼让了一下。
“许叔,您尝尝,今天这鲫鱼汤做得特别好,鲜美得很呐!”
许父只是摇头,随后转身离开房间。
对自己这个已经结婚的儿子,真是无可奈何,依旧是这般模样。
罢了,看不见也就心不烦了,他还是出去招呼客人吧!
然而,出了门,门外的那些客人们也让他头疼不已,贾张氏和三大妈又吵了起来。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就连鲫鱼汤里的鱼骨头都舍不得丢弃。
两个人正在争夺那份鲫鱼汤的鱼骨头,都想带回家晚上再炖一遍。
加点盐,又能煮出一锅美味的汤来。
屋内有领导的一桌,屋外则摆了九桌。
二人各自负责四张桌子,最后在一张桌上撞到了一起,都想得到那鱼骨头。
打一架当然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吵吵了。
总不至于把所有人,都叫来开个全院大会吧!
“一大妈,老嫂子,你们先消消气,等我把鱼骨分好了你们再吵也不迟。”
看着许母从厨房拿出一把勺子走出来,许父这才意识到。
原来自家媳妇并没有躲在哪里偷看热闹,而是去找工具去了。
只听见“咔咔”两声,几块鲫鱼骨头就被平均分成两份,连带着上面的肉渣也没落下。
贾张氏和一大妈见此才肯罢手,各自装走一半鱼骨头,捧着盆子匆匆忙忙往家赶。
看着她们离去的身影,许父和许母更加坚定了之前做出搬离这个院子的决定,是对的。
没点大病,谁愿意住在这个四合院里啊!自家儿子倒像是在这里如鱼得水般自在。
想起这些,许母不禁有些懊悔,后悔没有早点搬出去。
小时候的大茂多么乖巧、可爱,如今提起都是泪啊!
现在大茂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将来给他们养老了。
也许结了婚会有所改善,但万一呢?他们又不能预知未来。
所以趁着还年轻,他们打算再生一个孩子。
哪怕真的生不出,也要领养一个。
许大茂自己生活都有困难,更别提赡养父母了。
或许有个媳妇情况会好转些,不过这也只是个未知数。
因此,最好还是趁早再养一个孩子,免得到老了像一大爷那样,成天琢磨着让人帮他养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