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历史小说 视频通古代,盘点篡位一百零八式 第30章:盘点各朝第一文臣!郭嘉vs诸葛亮?萧何vs张良?

第30章:盘点各朝第一文臣!郭嘉vs诸葛亮?萧何vs张良?

最新网址:www.71sw.com

  很快,高空中一个新的视频刷新。

【盘点华夏历朝历代第一文臣,哪位是你心目中的第一?】

这个视频一出现,顿时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青史留名”几乎是所有古代文臣的终极梦想。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这句诗的后半截,

“赢得生前身后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

在古人的心目中,“身后”的名声和“生前”的名声。

同样重要。

当然,不能排除真的有很多淡泊名利的文臣。

但大多数人对于后世的评价都是极为在意的。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既然这天幕上要排出各朝代第一文臣,自然要给他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而且历朝历代,几乎都是文人真正地把持朝堂话语权。

因此,这些朝堂之中“看不见的手”,对于天幕上这个视频的评价尤为在意。

尤其是那些认为自己有资格角逐“第一”这个名头的文臣,更是死死盯着天幕。

而各个朝代的皇帝们同样关注天上光幕的动向。

万一他们正好遇到这些还没有发迹的文臣。

岂不是可以当场拔擢,让它们辅佐朝政,开创一个盛世。

【华夏历史上各朝代第一文臣:】

【第一位,商朝第一文臣:伊尹。】

【功绩:辅佐成汤,建商灭夏,历经五朝。】

“华夏第一帝师,没什么毛病好吧。”

“百世不出的治世良臣,辅佐了五朝皇帝,这个我认可。”

“这不是乱臣贼子吗?私自废立皇帝,后人遇到篡位的权臣都拿他当例子,说他行‘伊霍之事’。”

“那是竹书纪年写的,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魏国的史官所著,事实上是为了让魏国‘三家分晋’的历史好听一点。”

“太史公也描写过,伊尹的发家历史很不好听,有点小人的意味。”

“但是根据现在大量出土的商朝甲骨文分析,商朝后人其实依旧祭拜伊尹。”

“是非功过,难以评说啊,商朝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伊尹确实干了废立皇帝的事情,为后世权臣以各种理由随意废立君主开了一个恶劣先例。”

……

商朝位面。

伊尹看着天幕,面色平静。

他确实干了废立皇帝的事情,给后世开了一个坏头。

但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其实都无关紧要了。

是非功过,都留给后人评说。

……

西汉武帝位面。

太史公司马迁面色激动,看着天幕上的解说。

“甲骨文?甲骨文?”

“商朝的那段历史居然还有文字留存?”

对于他们这些史学家来说,一段能够考据真伪的史料简直比黄金还要珍贵。

如果可以,他愿意倾尽所有来购买这些珍贵的甲骨文。

司马迁内心激动万分。

“后世那个时代,居然如此神奇,能挖出商代以前的文字记录!”

“真恨不得到达后世,亲眼见一见那些甲骨文!”

“如此一来,我的史记中关于殷商的记载定然会准确无数倍!”

……

【第二位,周朝第一文臣:姬旦。】

【功绩:克殷建周、制礼作乐、卜都定鼎、致政成王、儒学先驱。】

“周公?我怎么觉得应该是姜太公啊?”

“我觉得周公应该实至名归。”

“姜太公建国,周公守国,我觉得两个都可以吧。”

……

东汉末年。

曹操缓缓吟道: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他的求贤若渴之心,也不必周公差啊。

【第三位,春秋第一文臣:管仲。】

【功绩:助齐称霸、相地而征、开发渔盐、铸造货币、调剂物价、尊王攘夷。】

“管仲还是挺厉害的,无数后世文臣的偶像。”

“确实,丞相都要自比管仲乐毅。”

“春秋第一相应该就是管仲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两句话放在今年之后依旧有用。”

“我觉得伍子胥也还可以吧?毕竟引荐了孙武,那可是兵圣啊。”

“回复——两人都是春秋三杰,但还是管仲更牛逼一点。”

“毕竟孔子都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意思就是说,要不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诸侯霸主,联合春秋诸国尊王攘夷,我们早就被外面的胡人打进来,变成披头散发的野蛮人了。”

“我个人的私心是,谁能打服外族,开疆拓土,谁在我的心里就排第一。”

……

看着高空中的弹幕。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纷纷点头认同。

受秦始皇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后来的人们都觉得,春秋诸国互相攻讦,只是窝里斗而已。

大家都是华夏子民。

真正的强人要么收复失地,要么开疆拓土,打服外族。

管仲虽然私德有亏,但丰功伟绩是实打实的。

【第四位,战国第一文臣:商鞅。】

【功绩:尊爵必赏、有罪必罚、立威诸侯、施展变法、成秦帝业。】

“商鞅确实奠定了大秦的帝国基业,但是战国第一文臣有点太过了吧?”

“苏秦合纵天下,身配六国相印,我觉得更强点吧。”

“还有什么李悝就不说了,战国还有个神秘的鬼谷子王诩。”

“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门下,这怎么比?”

“秦国第一文臣可以接受,变法改变了整个大秦。”

大秦位面。

秦始皇对这个排名很是满意。

虽然弹幕议论纷纷,但他觉得,商鞅无可置疑地就是战国第一文臣。

帮助大秦成就了万世基业。

商鞅推行的郡县制,也被秦始皇当成了永恒的国策。

“如果商君还在,能够看到大秦一统天下就好了……”

嬴政叹息道。

他对商鞅的法家思想极为认可。

如果商鞅未死,如今他无比信任的韩非子恐怕都要靠边站。

……

历朝历代古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商鞅助纣为虐,有人觉得商鞅法家这条路就行不通……

各有各的看法。

当然也有人觉得商鞅对秦朝大一统作出巨大贡献,功在千秋。

【第五位,秦朝第一文臣:李斯】

【功绩:辅佐始皇、废除分封、统一货币。】

“可惜李斯晚节不保,不然真的当之无愧。”

“李斯还是辜负了秦始皇的信任,不如后世那些托孤重臣。”

“文臣最重要的忠字他就没做到,确实不太配这个第一。”

“回复——不过也真想不出什么其他人了。”

……

大秦位面。

如果说刚才对于商鞅是非常满意。

那么对李斯,嬴政的心态就复杂多了。

李斯的前半生确实对大秦有巨大功劳,辅佐秦始皇一统六国。

但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死后勾结赵高,不该篡改遗诏帮助胡亥篡位,使得大秦二世而亡。

不过现在李斯已经被打入大牢。

嬴政也选择不再计较那些事情了。

……

【第六位,西汉第一文臣:萧何。】

【功绩:沛县起义、西进灭秦、深谋远虑、保举韩信、开国首功。】

“这个应该也没什么争议吧?”

“张良怎么说?一句你有张良计,就足够说明张良的计谋有多猛了。”

“我觉得还是萧何吧,毕竟是刘邦亲自认定,名列开国功臣第一。”

“张良行的话,那什么陈平曹参霍光是不是也要算一算。”

“霍光就算了,只有辅政的功劳,比不上开国之功,萧何还有个保举韩信的功劳,萧何 韩信应该没人比得上了。”

……

大汉高祖位面。

刘邦和台下的重臣对这个结果都没什么意外。

毕竟是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

萧何掌管后方一应事物,不但确保大军粮草供应充足,还稳定了刘邦大后方的内政,更保举了兵仙韩信。

实至名归,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

【第七位,东汉第一名臣:邓禹。】

【功绩:延揽英雄、务悦民心、决胜千里。】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这也是个名臣。”

“不知道他看见刘秀召唤陨石是什么表情,哈哈哈。”

“东汉第一名臣,不应该是曹丞相吗?(狗头)”

“没错,曹丞相一生辅佐献帝,兢兢业业,哈哈哈哈!”

三国位面。

曹操和手下的一班臣子都有些尴尬。

他们都听出来了后世之人的揶揄调侃。

但是还真不好反驳。

毕竟曹操现在还真打着汉天子的名号。

……

【第八位,三国第一名臣:诸葛亮。】

【功绩:整武齐文、敷陈德教、诞静邦内、四夷以绥、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忠信智谋。】

“好家伙,这是我看到最长的功绩了。”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嘛,丞相当得起这个名号。”

“千百年后都还有专门祭祀丞相的祠堂呢,足以证明丞相在历史上的地位。”

“什么是同享文庙武庙的含金量啊。”

——

三国位面。

“诸葛孔明?他也配称三国第一名臣?”

曹操大袖一挥当即站起,面色不愉。

“蜀汉之国,偏安一隅罢了”

“在我看来,奉孝才是三国第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