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历史小说 视频通古代,盘点篡位一百零八式 第13章:天竺麻了!王玄策来出使?!要我死就直说!

第13章:天竺麻了!王玄策来出使?!要我死就直说!

最新网址:www.71sw.com

  不过,李世民很快回过神来。

皱眉道:

“但根据天幕所说,如此天赐宝地,有世间最高的山峰阻隔。”

“吾等如何能到达此处?”

堂下诸位大臣。

面面相觑,皆不能答。

他们也不知道此处到底是什么情况。

因为大唐离那个地方实在太远了。

就连吐蕃,都被他们视为蛮夷之地,地处苦寒边疆。

就在这时,房玄龄走上前来一拜:

“陛下,臣听说葱岭以南有五国,分别为东、南、西、北、中天竺。”

“那天竺,是否就是天幕上所说的一年几熟之地?”

哦?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

天竺国他还是知道的。

葱岭以西,波斯大食国东南,就是此国所在地。

似乎确实有那么几分可能。

李世民冥思苦想一会,大手一挥干脆道。

“不管是不是,只要派个人去看看就好了。”

“诸位爱卿可有人才举荐?”

举荐人才?

台下重臣纷纷兴奋起来。

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被举荐那人首先要领他们的情,其次就算没找到,也可以说因为距离太远。

万一出使成功摸清情况,举荐人可是大功一件。

“臣举荐……”

“臣举荐……”

“臣举荐去岁天竺副使王玄策……”

……

【二、政治制度】

【古代华夏发明和延续了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政治哲学体系,有力保证了华夏文明的向心力和相对完整性。】

【以追求大一统为目标的国家统一意识形态,并通过强大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以保护,这为华夏文明在农业文明状态下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确实,没有长期的大一统观念在人们心中存在,华夏文明不可能彻底融合。”

“说不定就散成欧洲和中亚、南美那样几十个小国了。”

“有一说一,春秋战国那会真的有往这个可怕趋势发展的可能,人人都想着分封诸侯自立为王。”

“只能说还好有嬴政,光是大一统王朝创建这个原因,后世之人就该记他一辈子。”

“秦朝之后大一统就刻在了华夏文明的骨子里……”

历朝历代。

各位儒生看着天上的光幕沉默不语。

西汉贾谊:“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很多儒家之人都对秦始皇评价很低,认为他残暴不仁,严刑峻法,焚书坑儒。

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秦始皇确实开创了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名为:天下一统。

并且将天下一统刻进了所有人的脑海里。

这是所有儒生都无法否定的功绩。

就像春秋开篇第一句那样:

“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代表第一年,年这个单位的开始;春,代表四季的开始;王,代表王者的即位,天下的开始;正月,代表开春的第一个月。

所以元年春王正月,隐含意思就是:

国君在开春第一个月即位昭告天下:我受命于天,天命归我,我现在就要代天来布政。

因此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举动,其实完美映照了元年春王正月这句话。

让儒生们哑口无言。

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找秦始皇其他的不足之处来攻讦他。

而在两千年后,某位姓鲁名树人的作家也曾点评过秦始皇名声差的原因:

“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

……

大秦王朝。

秦始皇看着高空的巨幕。

脸色欣慰。

他早就知道,自己在暗地里不知道被多少儒生戳了脊梁骨。

也知道有无数的六国遗民诽谤攻讦他。

但是后世之人依旧记得他的功绩。

大秦群臣看着巨幕中那些称颂的弹幕,心中同样喜悦。

结束几百年的春秋战国之乱,建立统一的大秦王朝。

他们也有份。

毫无疑问,他们的做法一时可能会被视为残暴。

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万世之功!

千百年后的后世之人,已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三、文化。】

【这里面首先是文字。】

【文字是一个民族和文明的代表,又是一个文明和民族发达程度和历史的最直观体现。】

【华夏文明的文字,从诞生至今的甲骨文,一步步演变成为今天的模样。】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也统一了文字。】

【从此之后,不管是大漠孤烟的西北,还是鱼米之乡的江南,不同地域的人即便有着不同的口音,也写着相同的文字。】

【在数千年的李世忠,无论这片土地上的政权如何交替更迭,但是汉字始终没有被替代,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这种书写系统的连续性使得古代文本得以保存并影响数千年,让华夏文明得以借助汉字而流传下来,前朝的文化、习俗等,大都被后世所继承。】

【同样的文字让我们有着一样的文化认同,一样的文化认同便提高了族群认同,我们就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心所向,便是大势所趋。】

天空之上弹幕飞出:

“嬴政:这也是我干的,双杀谢谢。”

“如果说一统天下奠定了人心,那么书同文就是奠定了文化基础。”

“传袭历史这件事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不是书同文,那就连自己的历史都读不懂了。”

“就像小西八一样可笑,历史书上都是汉字,自己写的是鬼画符,想要看自己国家的历史还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过去。”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哈巴拉文字、古埃及文字都没了,只有汉字长远流传。”

伴随弹幕,视频上缓缓出现了现在使用的汉字和楷书、隶书、小篆的对比图案。

可以清晰地看出,虽然从篆书到现代字体之间字体演变。

但是每个字大体的样子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许多古人不得不承认。

书同文确实是秦始皇的另一件大功劳。

统一的文字对文明传承至关重要。

像小西八那样缺乏传承被称为偷国的国家,到最后连祖上是什么样子都要靠剽窃抄袭。

【其次是统一的思想。】

【华夏文明的思想是一脉相传的,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便逐渐成为了华夏王朝的主流。】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即便王朝更迭、兵戈频起,乱世纷纷,可一旦统一,开始修生养息之后,一脉相传的思想就开始发挥作用,将社会和文明朝着同一个方向引导。】

“儒家学说确实问题无数,不过有统一的思想,总比没有好。”

“这个思想放到今天,就类似于我们的普世道德观。”

“没有这个思想其实开始挺恐怖的,就像拿破仑,虽然已经当了皇帝,但是皇后约瑟芬跟他手底下的元帅出轨,他居然选择写情书追回自己的皇后。”

“而且这三个人几乎都是光明正大的往来,实在有点离谱。”

“回复——我同意了,统一思想绝对有必要。”

“回复——我也同意,没有统一的思想,我一个老实人要是遇到拿破仑这样的事情不得气死。”

“可以说,是统一的思想赋予了华夏文明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汉武帝位面。

董仲舒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

他知道,劝说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应当能够成功了。

不管是接下去开拓四方,还是稳定内部。

都需要有一种统一的思想来作为指导。

【地理得天独厚,政治上的大一统制度、文字思想的统一,这便是我认为华夏文明绵延至今,成为唯一未曾消亡古文明的原因。】

【并且我相信,不管世界如何改变,我们华夏文明永远不会凋零,文明之中总有华夏。】

无数帝王将相纷纷点头。

深以为然。

从这个视频中他们学到了非常多。

高空巨幕中,一个新的视频出现。

【一人灭一国,大唐第一狠人王玄策的一生!】

唰!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的眼光瞬间锐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