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民国回忆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生活不去逼你,然则会来逼你,大概大部分人都逃不了那种束缚,民国大师都有些谈生命的意义,李大钊谈人生的目的,追求怎样实现;胡适谈修行,怎样处事;林语堂谈快乐,实现人生的自由;梁实秋谈时间,让人怎样懂得珍惜;郁达夫谈理智和情感,怎样让人懂得理性;朱光潜谈人生价值,或许太高尚了。安辰记得要教授的教室是在212,这也是自己的第一次教哲学,但对于几千年的老怪物来说,这是信手占来的事情。脑海记着沈浪所说的路线,寻找而去。
来到门口,教室里吵闹的声音也随即安静下来,因为大多数学生看到了门口的安辰。安辰走进教室,看了看人数,一百多个位置坐满了,但不会像历史课那样,窗门口也待着好多人。
男女比例也差距大了一点,八二分成,大概只有那十多个男生才是听哲学课的,女生也许是看人的,逃课来的有,下午没课来的也有,总之,就一个目的,看安辰。
也是,哲学晦涩难懂,愿报这个冷门专业的也没多少人,从事哲学的大抵是男人罢了。安辰也不大管诸生是否听讲,能来的大概有一丝兴趣,如孔夫子一般,也只有有教无类吧。
“各位同学,你们好。”安辰讲课前首先是问候同学们。
“姜老师好。”男生的声音被盖过去了,听到的大多是女生。
“这是我第一次上你们的哲学课,不足之处,望见谅。”安辰开着玩笑。
“老师,不会的。”
“是啊,老师。”
安静的教室马上有些吵闹了起来。
“没错,我们只是来看老师的,讲没讲好,我们不介意的。”一道突兀的声音冒了出来,大家的眼睛都看向那声音的女子。
那女生也不大在意,“怎么,你们都不是来看老师的?”
听到这,有些女生不好意思了,脸有些许红红的。
“倩倩,别说了。”一旁的同伴小声说着,拉了拉叫倩倩女孩的衣服。
“暖暖,安啦!姜老师不会说的。”安慰着旁边叫暖暖的女孩。
大部分人都发现了,湘大四校花来了三个,沈佳梦,方暖,柳梢青。
方暖是个可爱,安静的女孩,也不太爱说话的,剪成齐肩发,最突出的算是那胸前的,大概有D了吧。
柳梢青,是个高冷的女孩,身材修长优美,身高跟秦雪嫣有的相比,裸露着两条修长白皙的嫩藕一样的手臂,让人陶醉。
“好了,没事,课堂上活泼点也算好点,也不需严肃。”安辰温和的说道,也没太在意。
马上安辰讲起了课来,从道家中道哲学开始讲起,到儒家的仁义之说中的哲学精髓,之后转到康德的法哲学原理的抽象法、道德、伦理,论证其中的内在联系,也会说说康德的一些趣事,也不至于太枯燥,无聊。
九十分钟的课程还算顺利,虽有大部分女生心里有想问的。但没那么容易,又被安辰一个故事打发了过去,回过神来,安辰又不见了。
沈佳梦有不同于两人的气质,也喜安静,也有些外向,让人想着有贤妻良母的类型。确实有些问题想问的,但安辰也没给那种机会,那就这样无奈而之了,大概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
回到办公室,看到只有杨老一个人在,沈浪也不知去哪,还是去教课了,拿着鲁迅的《朝花夕拾》看了起来。
“安辰讲课回来了。”杨老放下了书,拿着一个盒子,打开一看,是茶叶。
“来,泡泡,这是我一个台地老友寄过来的,这种茶可珍贵了。”
“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你这是上等的西湖龙井啊。”安辰看了看,拿在手上捏了一下。
“确实瞒不过你,老友给了我半斤,不多,够喝一段时间了。”
“杨老,有茶具没。”
“唉,有。”杨老马上从自己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茶具,一应俱全,铺在休息的茶桌上。
“怎么了?”
“煮茶。”
安辰开着小火,便说着,“煮茶的时间不能过长,以3至5分钟为宜。因为茶叶在壶中泡制再长时间,也不会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反而会减少。”
“先泡后煮是许多喝茶之人喜欢的做法。一道好茶,先用冲泡的方法把它的内含物质一泡一泡均匀地释放出来,在最后的时候还可以再煮一壶,可以把这道茶的全部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完全展现出来。”随着话语而落,动作也跟着上来。一壶好的茶就这样“出锅”了,清新飘扬,茶香四溢。
“尝尝,煮茶方式倒有些简陋了,见笑了。”倒了一杯,递给杨老。
那行云流水般的艺术,给人眼睛一亮。
杨老尝了一口,“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啊。据说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啊。”
“乾隆游玩的时候被封为御茶,不过这倒是借了‘上等’二字了,可惜时间没允许,煮茶有十三种工序,没让杨老见识了。”
“没事,时间还长,会让你发挥的,哈哈。”杨老很期待能看到茶道的十三道工序,了解与看到那是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嗯,陆羽的《茶经》就介绍了茶叶的生产技术以及饮茶的技艺。鲁迅这人喜欢喝茶,也善于品茶。15岁时就逐字逐句地抄录茶圣陆羽的三卷茶经。他在广州时,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半日谈’。广州的一些著名茶楼,如陆羽居、陶陶居、南园、北园、妙奇香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鲁迅对品茶有很高的见解,他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须有好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殊感觉。”
辛亥革命前几年,鲁迅在绍兴与范爱农,组织了一个报馆,骂天,骂地,骂当官的,报馆案风波后鲁迅来了南京,听鲁迅说范爱农失去了工作。
当时鲁迅来南京时生活拮据,鲁迅听说了自己的古董店,虽是收集一些古董,但也算是当铺,当了一些怀表什么的小东西,总加起来大概有十个银元,生活上也算过的去了。
那时给鲁迅喝了一壶自己自制的茶叶后,就开始好奇了起来,聊了一会,见识到了安辰的才识非凡。鲁迅就常来这里,之后慢慢熟络,谈茶,谈文化,谈日本,谈西方,谈政局,可以说无物不谈。有的时候会过来小酌几杯,有的时候喝的酩酊大醉。
辛亥革命后,鲁迅没几年去了北平,书信有些来往,说自己这里有哪个友人送了哪些名茶,自己喝了哪些,还谈及了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
安辰想到这,不觉的笑了笑,民国是个可爱的年代,也是可悲的年代,大师辈出,便觉得可爱,军阀混战,便觉得可悲。
五四运动的后一年,一个年轻人来到南京,去了安辰的古董店,聊了没一会,觉得安辰见识不凡之处,就开始劝说自己来了。
“先生,既然你有这么大才,为何不投入报国中去呢?”
“我啊,平静的生活习惯了,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不过,不是还有你么?理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曲折不堪是有的,我相信你能实现的。”
年轻人听到后,楞了一会,便笑了,那笑容也定在了回忆里,后来先去了上海,之后去了绍兴,看到了他的一路的成长,成了一个开国之主,也替他高兴了起来。
据说他三十年后来了一趟南京,像是在寻找什么,世人也不知,然而自己十年前早已搬走,去了米国。
是啊,古董店承载了太多的回忆,新文化运动刚开始的那几年,还犹记得后面还有个喜欢跟在后面的九岁的小尾巴,一直的在叫着,“哥哥,哥哥。”如玉般的小女孩自从十年后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去了东北,就再也没回来,自己自责了好几年,鲁迅在没几年,也走了,好多友人也慢慢的离去,不想待在这伤心地,便搬走了。从九
十年代回到这片土地,古董店历经反转,便了这幅模样,还好现在自己身边也有个如玉般的小女孩,也算是安慰自己吧。
“安辰,怎么了,想什么呢?”杨老疑惑的问了问。
安辰这样发呆有一分钟了,杨老不忍心打断,就这样静静的。
“没什么,回忆思了一些事情罢了。”摇了摇头,不去想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