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历史小说 流华录 新修第十一章 太极

新修第十一章 太极

最新网址:www.71sw.com

  甘宁这五百多人都是水贼,一身的痞气,在回营的路上受尽了白眼。

甘宁别无他法,只能尽力安抚,形势比人强,投降了总归被人砍了脑袋强。赵空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独立的营寨和田地,一水的巴音,和荆州的楚音差异明显,这若是被打散了插入其他地方,真就生不如死了。

赵空在路上便已经写了一封急报给宛城,让蒯良想办法重新开一块地出来,宅基地、营地、田地都需要层层审批,仓曹史、户曹史、宛城令等等一批官员牵扯其中,肯定要通过南阳太守具体实施。

蒯良接报异常头疼,南阳郡是富郡,也是大郡,人口近两百万,多年来不少农夫的田地都成为了豪门所有,农户全家都成了豪门的佃户,因此土地兼并之风大行其道,但凡有些无主之田都成为豪门争抢的对象。因为之前孙宇联合了蔡家、蒯家和庞家,三家让了一些田地出来,否则赵空连这两千乡勇都养不起。

现在还要赊地、赊粮,蒯良自己都不知如何处理。

无奈之下,蒯良只好求助南阳郡丞曹寅。

对于南阳而言,曹寅更像是一个外人,孙宇和赵空亲近自不必说,两府俨然是一套班底,不过赵空并不设都尉长史和司马,因此南阳都尉一旦离了他本人连个主官都没了,如此重要的政事势必需要两府主官商议,蒯良显然没有资格代替赵空和南阳都尉府与南阳太守府交涉。

赵空推开案上的竹简,指尖轻触那片古老的竹纸,声音略显沉重。身着铠甲的他,面容严峻,眉头紧锁,额头上微微沁出汗珠,正是此刻复杂心情的写照。外面的天色阴沉,气氛压抑,正如他心中的纷乱。水贼的投降,虽让他在权力上获得了更多的控制,但这群曾经在水面上肆意横行的江湖人物,便如猛兽一般,难以驯服。一旦安置不当,必会给南阳的安定带来不可预见的隐患。

他缓缓抬头,凝视着大厅外那片朦胧的远山,沉声道:“此事如何是好?若不安置,怕是会闹出更大的事端;若安置,地方安稳恐怕无望。水贼势力猖獗,必须慎重考虑。”

曹寅,这位身材清瘦、目光深邃的南阳郡丞,面色平静,始终如一地捏着手中的卷宗。尽管他的衣着比赵空简朴,素色的官服上并无太多华丽装饰,但那股儒雅的气度却让他显得格外镇定。他的声音如同溪水般清凉:“都尉,地方安定乃大计。然这些水贼,本是江湖之人,若急于安置,势必难以彻底信任;但若对他们置之不理,恐怕不仅难以化解问题,还可能激起新的纷争。”

话音未落,两人对视一眼,气氛一时变得异常凝重。大厅内的光线昏暗,空气仿佛也被这紧张气氛所压抑。门外,太守府的使者已在焦急地等候,似乎每一秒钟都加重了这份沉默的压迫感。

赵空站起身,走到窗边,沉默地望向远处苍茫的山脉,目光中带着一丝坚决与无奈。他的铠甲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步伐沉稳有力,却难掩内心的焦虑:“曹郞,此事一日不决,南阳一日不得安宁。如今内外之乱,不得不早做决断。”

正当两人陷入沉思之际,门口忽然传来一声温和的声音:“两位大人,若不介意,某有一计。”

赵空与曹寅同时转头,门外的庞季缓步走入。庞季身穿一袭青色长袍,面色清瘦,须发微白,双目透着一股淡然的自信。他的身形并不高大,但每一步都充满着沉稳和从容,仿佛能够一眼看穿所有的纷乱与复杂。庞季年约四十,虽然岁月在他的面庞上留下了几分痕迹,但他的眼神却依旧锐利如剑,令人不容忽视。

庞季拱手行礼,温和的笑容如春风拂过,但其中却带着几分深邃的洞察力:“不如将武当山划为水贼们的栖身之地。武当山地势险峻,山道崎岖,四周荒凉,远离南阳郡的喧嚣,且周围人烟稀少,正适合他们落脚。如此一来,既能避免与地方百姓发生冲突,又可安抚水贼,何乐而不为?”

赵空与曹寅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庞季的提议虽然突兀,但却出奇的合理。武当山地势险峻,周围荒无人烟,确实是一个可以暂时安置水贼的地方,既能避免直接冲突,也能让这些水贼相对孤立,暂时不会对南阳的治安造成太大威胁。

曹寅微微点头,嘴角带着一丝欣赏:“庞季此计,倒也有几分道理。”他的语气温和,但语中却不失权威。

赵空沉默片刻,眉头依然紧锁,但眼神中的犹豫已消散无踪。他终于轻轻点头,声音低沉却有着不可动摇的决心:“既然如此,便依此办理。”

庞季微微一笑,点头表示同意。尽管他提出了这个建议,但从他那平静的眼神中,似乎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能得到认同。庞季深知,在这个纷乱的政治局势下,任何多言都可能招致无谓的争执和摩擦,他更愿意默默等待结果。

这时,门外的太守府使者终于走了进来,他身着青袍,脸上带着几分急切的神色,面容紧绷,显得十分焦虑:“赵都尉,曹郞,太守府已经做出决定,愿意同意此方案,只是……希望这些水贼能够在武当山上听从管理,切勿越雷池一步。”

赵空轻轻点头,双手合十,微微一躬:“太守府的顾虑,恕我理解。待水贼安置妥当,必定严格监管,不让其扰乱南阳安定。”

曹寅站在一旁,缓缓开口,语气温和但却有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这不过是暂时的安置,待时局稍稳,仍需加强治理。如此一来,或许才能真正稳住南阳郡的局势。”

使者闻言,面色微微缓和,略作点头:“赵都尉,曹郞所言极是。那便请两位大人尽快安排。”

赵空深吸一口气,站直身子,脸上的严肃仍未完全消散:“我必不负重托。”

随着使者的离去,曹寅与赵空再次对视,屋内的气氛略显缓和,但仍然笼罩着一层未解的忧虑。庞季站在一旁,眼神平静,看似并不打算插话,心中却已经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南阳大局中的一环,未来的风云依然难以预料。

****************************************************************************

南阳的气候在初春时节带着一丝寒冷,山风吹拂,带来阵阵清凉的气息。四周青山翠绿,绿树成荫,山脚下的溪水潺潺流淌,空气清新,然而,这片宁静的山脉却并没有带给甘宁和苏飞等人太多安慰。江湖的血腥与困顿,依然牢牢地绑缚着他们的心。

甘宁身披破旧的皮甲,原本黑亮的护肩早已褪色,衣物磨损严重,脚下的草鞋也早已裂开了口。他的面容虽年轻,但已透着几分沧桑,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带着江湖多年的风霜与磨砺,尚未摆脱过去的沉重。他的眉宇间有一股刚硬的气质,显露出昔日江湖中的王者气息,尽管此刻他已不再是那个驰骋四方的水贼。

苏飞站在他的身旁,手中紧握一把长刀,刀身已有些陈旧,刀柄上似乎残留着几丝曾经的血迹。苏飞的面色冷峻,嘴角紧抿,似乎从不曾笑过,双眼则冷冷地注视着远方。虽然年纪不大,但他从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杀气,却足以让人感受到他的果敢与决绝。他与甘宁同样出身江湖,但他的个性更加深沉、冷静,像是一个不轻易表露情感的人。

“山高水远,真能安得下我们这些人吗?”苏飞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忧虑和戒备。他的眼神扫过四周,这片看似宁静的武当山,然而却始终让他感到不安。毕竟,江湖之人哪里能安稳久居?他们的过往与劫难,注定了他们无法像常人那样安享片刻的安宁。

甘宁抬头,望向远方那巍峨的山脉,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寻找某种支撑。他的目光穿透了层层青山,仿佛要看到远在天际的过去与未来。他的心情微微复杂,眼中却隐隐带着一丝决然:“或许,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语气轻缓,却不失坚定,“既然太守府与都尉府同意了,我们就暂时安住此地,待时而动。”

甘宁的话语虽然简短,却让身旁的苏飞稍微放松了警惕。他并非对甘宁的从容感到惊讶,毕竟,这个年轻的江湖人早已历尽无数风波,内心早已如同山岳一般坚毅沉稳。他的决断力与从容不迫,正是甘宁独特的性格写照。

两人沉默片刻,四周的气氛被山风轻拂得更加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香与新鲜草木的气息,仿佛这片大自然的净土,能洗净所有江湖上的血腥与仇怨。但甘宁心中清楚,或许这片山脉会成为他们暂时的避风港,然而,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停下脚步,因为江湖的恩怨,从未远离。

正当他们注视远方时,一位身着水军铠甲的信使走了过来,他的步伐急促,额头的汗珠在晨光中闪烁。信使低头行礼:“甘大哥,苏大哥,黄屯长有命,召您二位前往水军军营。”他的话语中带着急切和恭敬。

甘宁微微一愣,紧接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的思绪回到了数月前,那场与黄忠的单挑——黄忠虽年逾三十,但他那沉稳冷静的气度,仍让甘宁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敬意。那一战,虽然他败下阵来,但黄忠并未趁胜追击,反而以宽容之心放过了他,给了他重生的机会。

“黄屯长……”甘宁低声呢喃,眼神略微迷离,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的思绪似乎在瞬间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个与黄忠对决的瞬间。那一战,尽管最终败北,但黄忠展现出来的宽容与气度,却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甘宁抬眼看了看身旁的信使,又转向苏飞,语气不急不缓:“走,去见见这位黄屯长。”

信使点了点头,领着二人踏上了通往水军军营的小路。山间的小道弯弯曲曲,路旁的野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远处,山壁险峻,峭立如刀,苍翠的林木间透着幽静的气息,仿佛这片天地并不属于人世间的喧嚣。南阳的春天,静谧而深远,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感。然而,甘宁深知,这片美丽的风景下,依然埋藏着变幻莫测的江湖风云。

很快,他们抵达了水军军营。这里的景象简朴却充满了纪律性,几顶简易的营帐错落有致,周围是些清晨早起忙碌的水军士卒,脚步匆匆却井然有序。黄忠正站在营中的一块石桌旁,目光注视远方,背后几名士兵正在忙碌地整理兵器、备战粮草。

当黄忠看到甘宁与苏飞走近时,他脸上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笑意,示意他们走过去。黄忠身穿着水军铠甲,身形魁梧,脸庞上有些微微的风霜,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透着久经沙场的深邃与冷静。他的气度非凡,浑身散发着一种属于老将的稳重与从容。

“来得正好。”黄忠声音低沉而富有力量,仿佛透着岁月的沉淀,“当初一战,虽然你败在我手,但你不屈不挠的气节,倒让我生出几分敬意。”

甘宁与苏飞并未过于谦恭地跪拜,江湖中人心高气傲,何况此时面对的并非真正的敌人。甘宁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而有些漫不经心:“黄屯长言重了,能败在你手,倒也无憾。”他说话的语气从容,带着几分自信与放松,仿佛一切早已看开,胜败成败,已不再是他心头的重负。

黄忠听后没有再多说,拍了拍身边的一块石桌,示意两人坐下。甘宁和苏飞各自落座,黄忠沉默片刻,目光穿越了营地,似乎回忆起了过去的种种:“人活在世,总是难免要面对许多选择与抉择。”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如同历尽沧桑的长者,“我曾也有过风光岁月,曾是江湖中的一员,刀光剑影,生死相随。但如今,我早已放下那些恩怨,做一名屯长,守护家国,才是我如今的责任。”

他话音一顿,似乎是想要更加坚定地传达某种情感,目光转向甘宁与苏飞,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坦诚:“你们也一样,既然已经来到武当山,或许该放下过去那些无谓的纷争,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

甘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似乎对黄忠的话产生了共鸣。尽管他的眼中依旧闪烁着江湖的光辉,那一段过往的刀光剑影早已镌刻在他心中,但黄忠的淡然与从容,却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是的,也许正如黄忠所说,过去的恩怨,或许真该随着山风飘散,去面对一条新的道路。

“黄屯长的教诲,我们铭记在心。”甘宁低下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沉思,心中却隐隐有了些许决断,“既然如此,便与黄屯长共谋未来。”他的话语简洁,却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

黄忠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深了几分。他看着这两位江湖人物,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欣慰。这些曾经在江湖上风光一时的人,或许会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安身之地。而他,作为一个屯长,也许能够在这片动荡的时代中,守护住一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

“好。”黄忠深深地看了甘宁一眼,眼神中似乎包含着一种久违的理解和认可。他拍了拍石桌,起身走向一旁,“既然你们已经做出选择,那就与我一起,肩负起各自的责任吧。”

随着黄忠的话语落下,三人站起身,仿佛一场新的篇章悄然拉开。在这片寂静的山脉中,曾经的江湖恩怨,如同风中的尘土,随风而去。而他们的未来,也正如武当山下那片澄澈的溪流,开始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