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历史小说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9.10 弹罄城存

9.10 弹罄城存

最新网址:www.71sw.com

  少年真特先的生命定格了,中年黄台及的生活还将继续。

据说人碰到绝症有三个阶段性心理反应:首先是拒绝承认现实,其次是情绪剧烈波动,最后是逐渐接受。与之相似,看到红衣炮攻城久久打不开局面,黄台及情绪的三个阶段是:我就不信红衣大炮打不烂这城!红衣炮怎么就打不破城呢,红衣炮就该打破这城啊!红衣炮还真拿这城没办法,这回真是栽了......

黄台及自然而然地迁怒于炮厂,下旨追责,实际他们也很冤枉,因为两百年后英军面对广州城墙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西方军事著作总结过,面对实心铁弹的轰击,厚实的包砖石夯土墙是最经得起考验的。相对于内地老城,辽西堡垒都是新建的,当时下足了血本,监督的大臣将领也不敢在工程质量上弄虚作假,这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因为守城者就是自己。其实中国传统城墙是基于围城攻防战的长期经验构筑的,有着一代代的沉淀和积累,其实用性和耐久性要远高于西方同期军事城堡,松山保卫战和开封保卫战可为明证。

红衣炮出征之前不是做过多次实验了吗?怎么与实际效果差别这么大?这事因为作为目标的墩台是用石头搭建用灰泥粘接的,人摸上去感觉很坚实,即使刀砍斧劈也难破坏,但缺点在能量不会被吸收,遇到多次炮轰后连接处分离,是一定会崩塌的,崩塌的效果还很震撼。其实黄台及也能知道,让大炮对着沈阳城墙轰击就行,但试验成本和对演习结果的志得意满让他没有这样做。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只是这回黄台及付出的代价有点大。黄不得已又采取了传统手段攻城,这回他把自己的亲兵都派出去了,结果亲兵都被打死二十多个,城下倒下大片尸体,攻击依旧无果。大汗亲兵是精锐中的精锐,连他们都完成不了登城任务,其他人就更别想了。黄心疼之余只好暂停任务,召集众贝勒商量对策。

众贝勒心里明白,士兵的行粮只够再撑二十天,到时候不走也得走。但谁也不肯先提撤兵的事,怕触霉头,于是不约而同地都说:红衣炮必能轰塌城墙,只要后方再送一万发炮弹和五千斛火药过来。如此回答巧妙地把锅甩给了炮厂和后勤,自己得以逍遥事外。

也有些人提议招降,但金国凤就是油盐不进,黄台及也无可奈何,只好就坡下驴,命令后方加紧制造运输,然后全军在寒风日渐凛冽中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