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三百大限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夜深了,黄台及在深宫踱步抽烟,只有范文程一人陪着。黄台及踱步良久,忽然问道:“文程,你知道我父发七大恨反明是哪一年吗?”
范文程立刻答道:“回大汗,臣记得是天命三年,也是大明的万历四十六年①。”
黄台及又问:“大明幅员辽阔,富有四海,钱粮兵马不计其数,又刚在朝鲜打退了倭人,军威大盛。我国不过大明一县之地,你知道我父为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造反吗?”
范文程顿了半响说到:“恕臣愚钝,实在不知。”
黄台及道:“我父曾多次到北京朝贡,一次于街市遇一高士讲书,其言说自三代以下,中原无论哪个王朝也寿不过三百载,此高人将秦至元的王朝历数了一边,皆不出此例。我父闻言一惊,后来私下找堪舆家逐一比对,果真如此!这些人还据《推背图》中谶语‘马踏北阙,犬嗷西方,八九数尽,日月无光’推算大明只有十七个皇帝,再传一个阳寿即尽!故而有底气起兵。”
范文程道:“先汗果然慧眼独具,胆识过人。”
黄台及道:“我父在时,取抚顺平清河,抢辽阳夺沈阳,拔西平收广宁,宁远以西渤海以北尽纳入麾下。我军兵锋日盛,扩地千里之时,我及弟兄皆信服于斯言。然自己巳叩关后,大明似乎有所振作,屡挫我军,还袭扰我土。你觉得大明是回光返照还是起死回生?”
范文程想了想道:“臣闻耄耋之人行至山林,若身怀利器,手举火把,连恶虎豺狼也不敢贸然近身。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国势已颓,但神策军在,故还能绵延百年。大明已至暮年,但有两三支朝气蓬勃之军,故还能拖延。”
黄台及笑道:“耄耋之人怀利器!你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大明当前灾害频仍,盗贼四起,烽火不息,若无吴开先、卢象升、秦良玉这几支柱子撑着,早房倒屋塌了。我有心趁其还未成精,先聚八旗之力断其一柱,卿可有良策?”
范文程道:“臣是文臣,不会武略。既然大汗让我说,那我就斗胆一言。既然我军骑兵多,利于野战,那就找个合适的战场把明军诱出来,再找机会聚歼之。”
黄台及道:“尔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但明有燕山,我有渤海,皆利守不利攻,你看何处可以作为聚歼明军的战场啊?”
范文程道:“这个臣不好说......望大汗明示。”
黄台及得意道:“我打算西征察哈尔,察哈尔屡败于我,必定会跑,我就先占了归化城,然后南下袭扰,诱出明军主力,然后在草原大漠将其一举拿下!”
范文程道:“大汗妙计!臣望尘莫及!只是...”
黄台及道:“有话尽管说!”
范文程道:“若明军不出该如何?”
黄台及道:“那我就侵略宣府、大同、万全,多抓奴隶回来种田,同时发动内线,鼓噪明军守将不作为,任凭子民被掠走。若大明皇帝为平息舆论斩去忠臣良将,那岂不是更好?”
范文程道:“我军军制是士卒自备兵器军粮,今年已与大明两番大战,士卒已穷于应付,以至有卖儿女筹钱者,若再次远征,恐......”
黄台及道:“恐什么?”
范文程道:“臣不敢言。”
黄台及道:“我是昏君吗?直言便是。”
范文程道:“昔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终致民怨沸腾,天下尽反。隋富甲天下尚如此,大汗还请慎重。”
黄台及道:“从府库支取行粮如何?”
范文程道:“今年收成尚可,但还去向朝鲜及大户借粮后,所剩已然不多。”
黄台及道:“借粮可否展期?算上利息,等明年秋收后一起还。”
范文程道:“臣觉不可,一是有损大汗信用,人言可畏;二是悬危,除非明年大丰收,否则遇天灾或是兵祸将危及社稷。”
黄台及有些愤懑,背着手走来走去,走累了又坐下来抽烟,抽完一锅又补上一锅。他的面色让范文程心里不断哆嗦。
“你的话不好听,但理是这么个理!”黄台及道:“去归化去不了,去宁远总可以吧?”
“臣觉得不如先休养生息一年,明年此时再出征。”范文程道。
“你这个迂腐书生!你像个堂客们一样,只知道算经济帐,不知道算政Z治Z账!我朝现在是紧巴点,但南朝更是揭不开锅!我朝士卒好歹还有衣甲,南朝士卒连裤子都没得穿,杵着根棍子就站在校场里,来一阵凛冽点北风就倒下几个,操练未完就倒下一片②。你说天寒地冻时不南下,难道等中原春暖花开时再去吗?”
“这......”范文程见黄台及声音越来越大,不敢再反对了。
“言者无罪,何必惧怕,但说无妨!”黄台及平顺了语气道。
范文程道:“如若明军再次袭扰牛庄、海城一带,甚至进逼沈阳又当如何?”
黄台及哈哈笑道:“我要的便是此举,明军若再来,我将星夜赶回,汇合留守兵团,我宁可拼掉一旗甚至两旗人马,也要教来犯明军不得单人匹马而还!”
范文程道:“我军来回驰骋,马虽快,日夜兼程,宁远到沈阳也要三四日,若敌退回船上,如之奈何?”
黄台及道:“这个就需要尔等细细谋划了,听我道来......”
黄台及正待细说,忽然宫墙外一阵喧闹声传来,有内卫进入言有黑衣人潜藏暗处窥探,意图不轨,被发现后急忙退走,请大汗先行避让云云。黄台及于是带着范文程在护卫下移步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