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开学考试,英子不要紧张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英子,高三太吓人了,铁棍这是玩真的啊!”方一凡抱着黄芷陶的一大堆书走出教室。
林磊儿可怜巴巴地抱着方一凡的书跟在后面。
王宇帮英子搬了一叠,对方一凡这种“舔狗”行为实在不敢恭维。
“听我妈说,她挺激进的。哎,这次分班考,你可得上点心,别一开学咱俩就成了同校不同班了。”
英子叹了口气,为方一凡的考试感到担忧。
“放心吧,为了陶子我也得好好考。”
方一凡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以为意,不就是考试嘛,还能差到哪儿去。
后面的林磊儿沉默不语,不知在想什么。
“凡凡,我有种预感,考完试你屁股要遭殃。”
王宇开玩笑地说着,把英子的书放进她的储物柜,又把自己的书包塞了进去。
“不可能,我妈虽然脾气不好,但从没打过我,我爸更不可能。不过考不好,一顿骂是免不了的。磊儿,书给我。”
方一凡边说边接过林磊儿怀里的书。
“再说,有磊儿在呢,他是学霸,我考不好他考得好,我妈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方一凡得意地笑。
王宇和英子交换眼神,默契地耸耸肩,这方一凡,没治了。
“哎,磊儿,你紧张吗?别紧张,第一次考试嘛,考不好也没事,放心,有哥在呢,你紧张啥。”
方一凡放好书,见林磊儿愣愣的,以为他因为第一天来学校就考试而紧张,便轻松地安慰道。
“是啊,有你在永远垫底,哈哈,放心!”
英子和王宇异口同声。
“嘿!我发现你们俩越来越有默契了啊!”
方一凡惊讶,觉得挺神奇。
回到教室,等所有同学坐定,李萌开始发卷子,第一排每桌一叠,然后往后传。
王宇拿到卷子,先浏览了一遍题目,难度不大,只是最后的作文题让王宇有些头疼。
50分的作文,要求不少于700字,题目是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与父母间感人、难忘的故事。
算了,还是先做其他的吧。
虽然题目简单,王宇也没急着写,写那么快干嘛,一会儿没题目写了,干坐着?
还是提前交卷,影响别人答题?
没必要装那个样子,而且实际上很少有学校允许考试提前交卷。
看,黑板上写着呢,考试禁止提前交卷!
那么大的感叹号挂着,只能慢慢悠悠地写,权当练字了。
然而半个多小时过去,王宇还是写到了最后的作文题。
想了半天,王宇决定还是写别人的,让他编,他还真不知道怎么编。
“我从小就是孤儿,在孤儿院长大的我对亲情和父母这些词感到陌生,直到初中毕业离开孤儿院,在打零工时,从一位工友那里听说了他的故事,我才对亲情有了触动,那是一个秋天……”
这事儿还真不是编的!王宇打工时遇到了一个和他同样命运的小伙子,他并非被遗弃,而是在一场灾难中失去了双亲。
在那场不幸中,他的父母为了保他一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我牺牲。
听到这事儿,王宇脑海中忽然回荡起一首歌。
那是一首由他所在世界里著名的歌手韩大姐创作的公益曲目——《天亮了》。
故事的情节与这首歌描述的极为相似:
一家三口在假日出游,却因缆车超载从高空坠落。
在那生死瞬间,他的父母不约而同地将年仅两岁的他高高举起。
最终,缆车坠毁,而他奇迹般地生还,仅仅嘴唇受了点轻伤。这事当年还登上了报纸头条。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梦中妈妈的身影,教我学会坚强独立。
别走,别让我受伤。
目睹爸妈渐行渐远。
我独自留在这个陌生的世界。
我愿为他筑起一座美丽的花园。
渴望紧握他们的手不放。
妈妈说,希望尚存。
待到日出东方。
他们笑了。
天,终于亮了。
...
王宇没用任何华丽的词藻,只是将听闻此事后的感触记录下来,并附上了《天亮了》歌词的结尾部分,凑足了七百字后,揉了揉微微发酸的鼻子。
尽管他不知自己的父母是谁,也不明白为何成了孤儿,但他从未心怀怨恨。
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无需抱怨。
“嘿,你们瞧瞧,三班的季杨杨,作文题一片空白,五十分啊!五十分就这么没了!好歹写几个字啊!”
语文老师潘帅拿着季杨杨的试卷,对他的行为感到无奈。
语文考试一结束,试卷就被迅速送到教师办公室进行批改,毕竟考试只持续两天,第三天就得公布成绩。
潘帅正批阅着季杨杨的试卷,看到作文页空白一片,再瞥见旁边画的画,真是哭笑不得。
哪怕随便写上一两百字,阅卷老师也会因为你的努力给个十几分,哪怕五六分也好啊!
高考时,一分之差就能拉开成千上万人的差距!
“还在画画呢,画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季杨杨在作文题下画了一辆小汽车,潘帅忍不住笑了,不笑也不行。
李萌看了看潘帅,对季杨杨也是束手无策。
“我说,都高三了还这么松懈,我觉得应该让这些孩子去基础班好好紧绷一下神经。”
“哎,你们快来看!李老师,这也是你们三班的学生吧,应该是新来的,叫王宇,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感人至深,看得我都快流泪了。”
一位阅卷老师突然站起来说道,眼眶泛红,吸引了办公室所有老师的注意。
“不会吧,真有这么好吗?”
潘帅半信半疑地说。
“你们自己来看看。”
一群老师围了上来,看着王宇的作文纸,先不说内容,这字迹就相当不错,很少见到有人能用圆珠笔写出如此刚劲有力的硬笔书法。
再一看内容,老师们全都被震撼得沉默了。
作文题目要求以亲情为主题,讲述与父母间难忘的故事。
但王宇是个孤儿,这是出题人未曾预料到的,这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嘛!
然而,王宇并未留白,而是写下了他在打工时听到的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虽然偏离了主题,但情有可原。
当他们读完作文,特别是读到王宇引用的那几句歌词时,一些情感较为脆弱的老师,眼眶都湿润了。
“这事儿我在报纸上看过,真没想到这孩子能写得如此感人。”
“我觉得这篇作文可以给满分。”
“这是诗吗?看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应该是吧,我也觉得可以给满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